2018.04.13 在土耳其,「需要」給小費嗎?漫談小費文化:出國旅行時別忘了,留下那一份尊重與感謝
在不同的國家、不同的地方,因當地不同的商業規範、生活習慣或約定俗成,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「小費文化」。相信大家到不同地方旅遊時,到底小費要「怎麼給」?「如何給得適當」?都是一個學問。
「小費文化」目前遍佈許多國家:在美國和歐洲各國,時常都需要給服務人員小費。
在美國的很多場所,甚至會很「明白」地向顧客索取小費——無論是飯店人員幫您泊車攔車、高級場所的洗手間服務員,甚至大大小小的瑣事,給小費雖然沒有法律明文規定,常被視為「基本的禮貌」。而在美國許多餐廳飲食,小費須給到總體消費金額的 15-25%,搭乘計程車則須再給 20% 的小費。
在歐洲,例如在法國的咖啡廳喝一杯咖啡,通常約會給予 3 至 5 歐元的小費,如果沒有給小費就離開,很多人認為這是「有失禮節」的。如果上餐廳吃飯,在歐洲通常也是給予總金額的最少 10% 到 15%。另外近年在歐洲部分國家,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將小費直接包含在總消費金額內的店家。
不太能適應「小費文化」的亞洲旅客
反觀在亞洲的國家,通常比較沒有「另外給小費」的文化,而由於國人出國跟團旅遊,團費也多會將給予導遊和飯店、餐廳等店家的小費包含在內,因此不少台灣和亞洲的觀光客,若自己出國,往往不太能適應要到處「付小費」的習慣,不時因為忽略了「小費」這件事情,和當地店家有些衝突、不愉快,或甚至誤以為自己「遭到歧視」了。
隨著這幾年許多報導和分享,大家才逐漸明白、接受這樣的不同文化。
其實,在亞洲消費,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有「酌收小費」,而是它已經被包含在約是消費總金額一成的「服務費」裡了。但通常這些已經列印在帳單上的「小費」(服務費),其實到最後都是落入「店家」(老闆)的口袋,而不會給予服務生本人。所以其實對於服務者本身來說,台灣「包含在帳單內的『小費』(服務費)」並沒有太大的意義。
對於「小費文化」,台灣人常反應兩極:不少人會認為,已經付錢購買服務(如餐飲、住宿、乘車等),為什麼非要「額外」給小費不可;也有人會說,因為服務人員多半薪水很低,很「可憐」,所以應該要給予他們一點「補償」。
但筆者認為,給予小費的心態,既不該是「因為被逼」、也不該是「基於同情」——而是一種對用心服務你的個人,展現出的「尊重」及「感謝」。沒有人天生應該「伺候」別人,因此透過小費這個「手段」展現出尊重,或給予表現專業的服務人員一些額外獎勵表達感謝,可能會是比較健康的心態。
反過來說,若是對方自己不敬業、服務態度惡劣,則減少或甚至不給小費,當然無可厚非;若是小費給得大方,就因此對服務人員頤指氣使、自命「大爺」,更失去了「小費文化」的原意。
在土耳其也要給小費嗎?
淺論了「小費文化」之後,讓我們回到主題:那麼,在位於「歐亞交界」的土耳其,該不該「給小費」呢?——答案是要的!
以下就個人在土耳其的生活模式,以及土耳其觀光業提供的資訊,給大家做個參考:
首先開門見山:土耳其,就是一個有「小費文化」的國家!周遭非常多觀光業的朋友,常常告訴我,亞洲的「團體觀光客」,譬如來自韓國、日本、台灣、香港、中國......的旅客,通常不會另外給導遊小費、或給予非常低廉的小費。一開始他們很挫折,認為自己服務不周到、或是不夠讓大家滿意,直到我向他們詳述在亞洲的文化差異之後,才慢慢地釋懷。
那麼在土耳其,到底什麼時候該給小費?怎麼給?
導遊/領隊:
一位土耳其當地,專業有執照的導遊(或台灣俗稱的「地陪」),通常會領有固定的日薪,但是給予小費是對他個人的答謝,範圍則通常落在 10 美元到 200 美元不等。
但由於這個數字「範圍很大」,因此往往在面對亞洲團客時,就會出現彼此對小費數字的「期待落差」:
對台灣團體觀光客/旅遊業者來說,絕大多數都是按人頭計算,給予在地土耳其導遊「每一個人頭」最低的報價 10 美元小費,如果是比較一般的私人小巴士旅遊,更可能連 10 美元的行情都沒有——因為團體人數眾多,加起來總金額也常有個 300 到 400 美元,這樣整體看來還算可以,畢竟通常也還會有台灣的隨團領隊,來協助導遊。
但是對土耳其的當地導遊來說,是服務最「糟糕」的狀況下,才會只收到 10 美元。
也許有人會認為「花的時間是一樣的」,有 300 - 400 美元還不好嗎?但大家請想想,您如果辛苦了一個天,頂著大太陽,要照顧「每一位」觀光客;有耐心地回答不同團客可能數十遍重複的問題;要一一幫忙協尋失物;萬一有老人家受傷,還要幫忙送醫......。到最後每一位旅客只給 10 美元小費,付出的心血和收穫,恐怕不成正比。
而對比更鮮明的是,在土耳其當地一般的旅遊觀光業,若排除「亞洲團體觀光客」,不論是歐美人士來到土耳其「自由行」聘任地陪,或歐美、中東團客,平均一個人都會給予當地導遊約 50–100 美元不等的小費。專業的導遊(如熟知當地歷史文化、講解詳細)收到 200 美元上下/服務一人的狀況,更是所在多有。
所以,有時候亞洲團客常抱怨「地陪服務不佳」(不限土耳其),原因可能正是基於彼此對「服務品質」和「小費報酬」的期望落差之故。
餐廳用餐、「外送服務」:
通常在土耳其旅遊,上餐廳吃飯其實也是要給小費的,通常為總消費金額的 10% 到 15%。
而依照當地餐廳級數,通常越是「高檔」的餐廳,顧客也會給予越高的小費,通常每一百里拉的消費,會給約予 20 里拉小費。(即消費金額的 20% )
如果是叫外送到家裡、飯店,也千萬別忘記一定要給予小費,答謝冒著風雨或頂著烈日幫您辛苦送餐的員工。通常是以「不找零、佔總金額約 10% 左右」為基本,譬如總金額為 43 塊里拉,我們則給予 50 里拉「不用找」(小費約 7 里拉左右);若總金額為 56 元里拉,則可能給予 65 元左右里拉「不用找」(小費約 9 里拉左右)。
計程車:
在土耳其搭乘計程車,還是有給予小費的習慣——但是請不用緊張,計程車司機的「小費」普遍上,只要「不用找零」即可。因為土耳其的計費常會有分有角的,所以讓司機留下零錢,就算是給小費了,譬如 56.XX 里拉,就給予 60 里拉不用找即可。
以正面心態看「小費」,別因不知情而被「貼上標籤」
其實如文章前段所述——依照自己個人的「能力」給予小費,是給予對方的一種尊重、鼓勵與認同,絕對不是「砸錢當大爺」或「可憐、同情對方」。
希望大家能慢慢接受,並且尊重不同國家、文化中有著「小費文化」,如果下次有機會到這些國家旅遊時,也請千萬不要忘了多準備些小面額的鈔票。即使在「沒有小費文化」的台灣,遇到服務專業、敬業、友善的人員,又何妨也準備一些小費給予鼓勵?
床頭邊、桌邊、接過外送人員的食物或泊車人員的車鑰匙......時,適當地留下那一份離開的感謝,而不是尷尬。
「小費」雖往往沒有法定、強制性的金額,但它卻早已在許多地方,成為一種約定俗成、並且無形存在於當地人生活習慣中的一種文化形式。
只想享受良好服務,卻拒絕給予小費的觀光客,通常也會在這些地方,被默默地貼上「無禮」的負面標籤,長久下來,往往也有損國家形象。
無論您來自那一個國家,請記得入境隨俗,隨時當一個文明的觀光客。
執行編輯:鄧紹妤
核稿編輯:張翔一
Photo Credit:Shutterstock(示意圖,非當事人)
文章轉自: 換日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