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.02.21 被分享60萬次的TED演講:25歲前請逼自己成為這樣的人

20somethings

王小波在《黃金時代》中寫過:「那年我二十一歲,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,我有好多奢望。

我想愛,想吃,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,後來我才知道,人生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,人一天天老下去,奢望也一天天消逝,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。

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。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,什麼也錘不了我。」

一身「生猛」的衝勁與慾望,在跌跌撞撞中被漸漸磨平。奔向30歲,身邊的人開始走向財務自由之路,在一線城市有車有房,而自己卻還在出租屋裡渾渾噩噩地度日。

美國伯克利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Meg在TED上有期名為《20歲光陰不再來》的演講,探討「如Ω度過人生青年時期」的問題。

視頻上傳後,五天內被分享了60萬次,TED國際公開課點擊排名第一,被《紐約時報》、《今日美國》、《洛杉磯時報》譽為「最實用派」的人生規劃。

她用自身的經歷與研究告訴年輕人:20歲不把握光陰,就是在讓30歲後的自己陷入中年危機。

時間已經不早了,對於中國人來說,20歲之前的人生彷彿只是一次賽跑,終點就是高考,而奔跑的過程單一無趣,缺乏自主性。
但是一進入大學,就不再有人告訴我們今天該做什麼題、明天要考哪門課。

「究竟想過什麼樣的生活」,主動權突然就落在了自己手中。

面對這樣的改變,很多人選擇的是「等」。
在宿舍的被窩里等,在遊戲的廝殺里等,等待機會自己撞上門來。殊不知,你的「不成熟」可能會影響自己的一生

Meg認為,不論從心理學、社會學、神經學還是生育能力的角度來看,「20歲,是你能對你的感情、幸福,甚至對這個世界做出的最簡單、也最有潛在影響力之事的時期。」

在人的一生中,兒童時期的前五年是腦部語言區和大腦其他部分發育的關鍵時期。同樣的,把參照系縮小到成年時期,20多歲就處於這最重要的位置。

美國醫學心理學家韋克斯勒用標準化智力測驗測查了人從7歲-65歲的智力發展狀況。他發現,智力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在22~25歲,此階段性格的改變程度也遠大於其他時期。

二字頭的人生不是發展的「擱淺期」,而是發展的「潛力期」。
研究人員想告訴你:時間不早了,如果想要做些什麼,現在就是時候。

文章轉自:http://www.wenxiba.com/qzgl/69400.html
影片轉自:https://v.qq.com/x/page/a06314mbqm8.html